第(2/3)页 王继泽在会议最后总结说:“前此有很多人怀疑集邮活动在新社会是不是有继续存在的可能,今天听了吴同志的发言,证明过去某些人的顾虑是不必要的,也是错误的。现在,我希望全国集邮界人士在统一步调与强大的力量下筹组新的集邮会。可暂用‘中国集邮会’名义,会后再研究确定最后的正式名称。” 吴凤岗回忆,这次会议后,大家推选出首批发起人代表王继泽、钟笑炉、陈复祥、居洽群、周煦良等九人,委托钟笑炉主办的《近代邮刊》作为总通讯处,进行联络。后因种种原因,《近代邮刊》停刊,全国群众性的集邮团体组建一事,从此再无人问起。 1955年1月,邮电部邮政总局筹备成立的“中国集邮公司”在北京东安门开业。同时,邮电部邮电出版社编辑出版了《集邮》月刊,这两件事,对全国的集邮事业,起到了推动作用。 集邮公司营业厅里,顾客蜂拥而来,需要排队购买邮票。后来,由于内部加工人手不足,只好给顾客发登记牌照,可以改期凭牌来取票。 当时,曾有一位解放军的高级干部,带着警卫员进入营业厅看邮票。他对吴凤岗说:“邮票也能开公司,有人买吗?” 吴凤岗当时是营业部主任,他跟随在这位高级干部身后回答说:“你看,这么多顾客,不是都在排队买邮票吗?集邮可以长知识,交朋友,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 这位解放军高级干部点点头,表示同意。接着,他也选购了几套邮票,并和吴凤岗交上了朋友。 1956年春,上海成立了集邮分公司,上海私营邮商归分公司统一管理。 这时,《集邮》月刊的月发行量达到4万多份。 1956年,著名文化人夏衍从上海调任北京文化部副部长。当时著名集邮家、国际关系研究所姜治方先生也在北京。邮电部长朱学范也爱好集邮,夏衍、姜治方和朱学范三人曾议论过成立全国性集邮组织的事。 之后,姜治方和铁道部的郑汝纯、语言研究所的陆志韦、北京二十五中学教员崔显堂等人愿意担任筹组全国性集邮组织的任务。他们还登门拜访了文化部副部长夏衍、教育部长张奚若,请他们担任集邮协会的名誉职务;拜访了爱好集邮的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请他在集邮会中担任名誉职务。梅兰芳笑着回答:“我虽然集邮,但终究还算是外行。”大家仍一再要求梅先生出山。最后,梅兰芳在谈笑中同意担任集邮协会的名誉职务。 之后因种种原因,全国性集邮协会成立一事,再也无人提起。 1964年,吴凤岗随王安国总经理去广州,参加出口商品交易会。当时,常增书同志在广东省外事部门任负责人,他酷爱集邮。在他的热心提倡下,广州成立了集邮小组,发展了不少会员,很有成绩。常增书向王安国和吴凤岗建议,牵头筹组全国性的集邮组织。常增书说:“广州市副市长林西同志负责领导全市的文化工作,他对集邮很有兴趣。如果你们有意的话,我可以约大家见一次面,商讨此事。” 王安国说:“我们部里邮政总局苏幼农局长现在广州,可以约他一起来谈此事。” 在常增书的安排下,林西、苏幼农等和王安国、吴凤岗等到广州兰圃赏花,并会谈关于成立全国性集邮组织的事。林副市长谈到集邮、棋奕、养花等都是有益身心、陶冶情操的良好文化活动,他希望邮电部门出面创办全国性的集邮组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