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西伯利亚的冻土在脚下发出脆响。
赵无机从量子态重组时,发现自己跪在一片焦黑的森林里。这里的树木全都以辐射状倒伏,树干上凝结着玻璃化的疤痕——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的痕迹,但在他变异的视觉里,这些疤痕正渗出微弱的银光。林小雨在五米外重组完成,她的金属皮肤上覆满了冰晶,电磁瞳孔不断缩放,试图适应空气中强烈的辐射干扰。
“坐标偏移了十七公里。“她的声音带着静电杂音,“地心网络在避开某个屏障。“
赵无机尝试激活胸口的银河纹路,但这次只得到模糊的反馈。通古斯的封印点与其他地方不同——这里的金属网络不是埋在地下,而是悬浮在半空中,像一张无形的巨网笼罩着整个爆炸区。更诡异的是,当他抓起一把焦土时,那些碳化的颗粒竟在掌心悬浮起来,组成不断变幻的几何图形。
“有人在控制这个力场。“林小雨的金属手指插入冻土,“地下三十米有机械运转的震动......“
雪原突然亮起无数光点。起初赵无机以为是极光,但那些光点迅速聚拢,形成一条通向森林深处的光径。空气中浮现出全息文字,用的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俄语字母,但内容直接投射在他们的视觉神经上:
密钥持有者,随光而行。
光径尽头是一座半球形建筑,外表像废弃的苏联科研站,但外墙的金属在赵无机的感知中“活着“,不断进行纳米级的自我修复。门口站着个穿老式防辐射服的人影,头盔玻璃后是张布满疤痕的脸,左眼替换成了与冈仁波齐守护者相似的量子传感器。
“伊万·科瓦廖夫。“人影的机械声带发出沙哑的声音,“1959年迪亚特洛夫事件唯一幸存者。“他掀开头盔,露出颈部与防护服融合的银色皮肤,“我等了你们六十三年。“
科研站内部是时空错乱的奇观。墙上钉着从沙皇时代到苏联解体各个时期的地图,中央控制台却由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组成。最引人注目的是悬浮在房间正中的物体——一块通体漆黑的菱形晶体,与南极飞船里的控制核心一模一样,只是表面多了几道深深的刻痕。
“通古斯封印的钥匙。“伊万用机械手指轻触晶体,刻痕立刻亮起血色红光,“1908年它被陨石带到地球,我的祖父用九条人命为代价,在上面刻下了人类的第一道锁。“
第(1/3)页